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林偉信老師講義與書目分享(一)

「提問」的意義/林偉信

我在和兒童進行閱讀討論時,旁觀的媽媽們常會問:「為什麼兒童哲學那麼重視兒童的提問?不僅要鼓勵兒童提問,對於兒童一些看似不怎麼的提問,也要煞有其事的去面對它與討論它?」
面對這樣的提問,我偶而會邀請提問的媽媽們和我一起來思考一下:「你覺得兒童為什麼要提(發)問?」藉由對這個問題的探究,我和媽媽們不僅更瞭解兒童提問的意義,同時,我們發現原來一個看似簡單的兒童「提問」的作為,其中常暗含了許多深刻的意義。這其中包括了:
一、 兒童常會因為「不知道」,所以才提問。
二、 兒童常會因為「想知道」,所以才提問。
三、 兒童有時會因為「無聊」,所以提問。
四、 兒童常會因為「好奇」,所以才提問。
五、 兒童常會因為「看到了問題」,所以才提問。
六、 兒童常會因為「和他人的認知不一樣」,所以才提問。
七、 兒童常會因為「對既有的狀況產生質疑」,所以才提問。
八、 兒童常會因為「想提出意見」,所以才提問。
【像是兒童常會質問大人:「為什麼不能玩?」這個的提問同時也暗含著四、五、六、七項的提問意義】
九、 兒童有時也會因為「已經知道了答案,想炫耀」,所以才提問。
【像是剛學過自然課某些科學觀念的兒童會問大人:「你知道地震是怎麼發生的嗎?」】
十、兒童有時也會藉由提問,來和他人「打招呼或邀請」。
【像是兒童和大人一樣,偶而碰面的時候會招呼式的問候對方:「你要玩嗎?」】
十一、兒童有時也會因為「想間接達到目的」,所以提問。
【像是兒童常會問大人:「我為什麼不能買這個玩具?」】
十二、兒童有時也會因為「想增強信心(增加肯定)」,所以提問。
【像是小女生會問她的朋友或父母親:「我穿這件衣服好看嗎?」】
十三、兒童有時也會因為「想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提問。
【像是被大人忽略的兒童,偶而會冒出話來:「你們看!那是什麼?」】
十四、兒童有時也會因為「想逃避」,所以提問。
【像是兒童面對某些質問,在無計可施時,偶而也會以反問的方式提問藉以閃躲問題。當有人問:「這事情是你做的吧!」兒童會反問:「你怎麼知道是我做的?」】
十五、兒童常會因為「害怕、恐懼」,所以提問。
十六、其他。(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繼續探究與追問,找出更多兒童之所以會「提問」或要「提問」的可能意義與原因。)

正由於兒童的「提問」中常暗含了上述這些各式各樣的意義,(而且,一個「提問」通常都不只是只有一個意義,而是同時隱含了好幾個意義。)而這些提問的「意義」也會藉由兒童的「提問」,逐漸的激發出兒童內在相對應的情愫,並且外化成為兒童的一種習慣性的作為表現。就像是當兒童因為「想知道」(或是「好奇」)而「提問」時,「探究」的渴望就會出現在兒童的內心,並且在提問者的行為中自然的表現出來「探究」的作為;或者,就像是當兒童因為「關心」而「提問」時,「關心」的態度就會在提問者的內心中自然產生,並且在行為中自然的表現出關心的作為。因此,我們會發現當兒童提問時,也正是兒童藉由提問在學習與發展各種不同的能力,包括了:
一、 藉由提問學習「探究」的能力。
二、 藉由提問學習「認知」的能力。
三、 藉由提問發展「關心」的能力。
四、 藉由提問學習紓解情緒的能力等等。
然而,當教養者不重視兒童的提問,隨意處置、甚至不以為意時,兒童這些能力便會逐漸消逝了。就像當我們小時候由於欠缺尊重兒童提問的環境,因此,當提問不斷的被禁制(像是被告誡:「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要亂問。」)與抹殺(像是大人會認為:「小孩子懂什麼嘛!都問一些沒意義的話。」)之後,我們某些伴隨著提問而學習的「能力」常常不僅沒學會,反倒被扭曲(認為不提問的才是乖小孩,一直提問的反倒被認為是有問題、難纏搞怪的小孩)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之所以要重視兒童的提問,是因為當我們瞭解兒童提問中所可能隱含的意義時,我們也能夠較為適切的依兒童提問的意義與兒童進行對話與討論,就像是當兒童僅是隨意問問之時,我們就不必太認真、太嚴肅的去深究,只要輕鬆、簡易回答即可;而若是兒童是在試圖展示自己的情況下提問,那麼裝做不知道、給兒童一些表現的機會,便會是對兒童提問的最好回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瞭解兒童哲學之所以這麼重兒童的提問,是因為:(一)在兒童的提問中暗含著許多深刻的思考意義,(二)藉由提問的作為,兒童也正在學習生活上的許多基本的能力,並且(三)藉由對兒童提問意義的了解,我們也較能適切的針對兒童的問題,與兒童進行對話。.

******************************************************************************************************

尋找心中那個會提問的小孩/林偉信

有些故事媽媽雖然瞭解了兒童提問的意義,以及在提問的當下所暗含的各種不同能力的學習,但是還是會懷疑:「兒童真能提問好問題嗎?」面對這樣的疑惑,我總是希望故事媽媽們試著在自己的童年回憶中,去想一想,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自己小時候曾經有過的提問經驗,並且試著重新來評估看看自己當年所提問的問題,究竟真的就是一些沒有太多思考意義的蠢問題而已,還是這些看似愚蠢可笑的童趣問題,事實上,是很具探究與思考深意的。
也就是藉著這種對自己內心小時候提問記憶的探尋與追索,很多故事媽媽們不僅在追憶中逐漸發現原來自己小時候也是很能提問的,只是當年在教養者不鼓勵或強烈禁制兒童提問的氛圍中(總是標籤的認為一直發問的就是問題的小孩,好小孩是乖乖的聽話等等),那個會提問的小孩在被否定與抹殺中便夭折了,就不願、也不會再提問了。同時,大部份的媽媽們在追憶自己兒時提問經驗的省思中,也開始相信兒童是有能力提問一些精采的、具思考趣味的問題,而且只要教養者肯以合宜的態度來對待兒童的這些提問,並與他們進行討論,兒童內心中的提問能力自會逐漸的習慣化,伴隨著兒童長大、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

而我在和媽媽們在追憶自己兒時提問經驗的過程中,有一些極具思考探究的提問常讓我們在反思中深覺驚豔,總覺得如果當年若有人肯對提問的問題做適當的引導與討論(但遺憾的是當年所得到的回應多是大人們的哄堂大笑,以及得到「怎麼問得這麼可愛?」的評語等等),提問者說不定今天已經成為一個哲學家了。而這些具有思考意涵的有趣提問,包括了:
一、我小時候跟媽媽到醫院看朋友,我問媽媽:「為什麼那個人的頭髮掉光了?」媽媽回答:「他生病了,所以頭髮掉光了。」
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掉了頭髮,趕緊拿著頭髮慌張的跟媽媽說:「我生病了。」
二、我小時候總是困惑:「肚子痛痛的時候,吃止痛藥就不會痛。那麼被老師打的時候,可不可以也吃止痛藥,那就不會痛了?」
【這兩個提問的案例,都顯示出兒童正在進行推論的思考,他們藉由推論想
獲知新的肯定,雖然這樣的推論是錯誤的,但若是成年人肯與兒童進行探究與討論,將會有助於兒童推論能力的改善與精進。】

三、小時候我叔叔手斷掉了。我問媽媽:「我的頭髮剪短了,會再長出來。我的指甲剪短了,會再長出來。我的牙齒掉了,也會再長出來。叔叔的手斷了,什麼時候才會再長出來呢?」
四、我小時候爸爸媽媽非常疼愛我,只要有出去玩,一定都帶著我,並且都會拍照片留念。有一天,我看到爸媽的結婚照片,裡面卻沒有我。
我非常生氣的對爸媽說:「為什麼這一次沒帶我去玩?」
【這兩個提問的案例,顯示出兒童正藉由對經驗事實的歸納,進而去推衍出另一個事實(例三);或是在對過往事例的歸納中,以獲得的「普遍原理」對「例外」做出質疑(例四)。】

五、我小時候總覺得困惑的問大人:「為什麼『河豚』住在海裡面,而不是住在河裡面?」
六、我弟弟小時候喜歡問我:「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太陽公公』、『月亮阿姨』,而不是說『太陽阿姨』、『月亮公公』?」
【這兩個提問的案例,正是兒童對於我們日常所習以為常、不以為意的字詞在進行「意義思考與釐清」的嘗試。而這樣的思考與釐清常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已不再為我們所在意了。】

七、我小時候最喜歡問媽媽:「我是媽媽生的,媽媽是媽媽的媽媽生的,那第一個媽媽是誰生的?」
八、小朋友問:「為什麼時間不會停止?」
九、我小時候,有一次,媽媽覺得太晚了,要我不要看電視。
媽媽對我說:「沒有時間,要睡覺了。」
我不以為然的說:「怎麼會沒有時間,證明給我看?」
【這三個提問的案例,都深具哲學學科中宇宙論探究的趣味,第七項是屬於在無限後退中、對最後根源問題的探究;第八、九項則是對「時間」的性質要求說明的提問。而這些提問自古希臘以來便是哲學議題中最為棘手、也最為迷人的問題之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兒童不僅會提問,而且兒童們的提問常常不只是童言童語的笑鬧趣事而已(像是下列所述就是具童趣的提問:我讀國小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說:「蠶寶寶吃飽了,結成蛹之後,就會變成一隻「蛾」。」我聽了之後,回家立刻跟媽媽說:「那我們要趕快讓蠶寶寶吃飽了,結成蛹,然後,就有我們就有「鵝」可以加菜了。」)它常常是暗含一些深刻的思考意涵以及待探究的哲學趣味議題,而只要我們教養者願意相信兒童是可以思考的,並且樂意與兒童進行思考討論,那麼兒童的思考將會在教養者合宜的對待中大大的被發掘,並且思考能力也會適度的被改善與增強。

******************************************************************************************************

「討論」的目的/林偉信

有些故事媽媽在說故事的時候,總覺得還要進行「故事討論」常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而且一直在討論與追問「正確的答案」也是很無趣的事,因此,偶而便會對是否要做「故事討論」有所質疑,總覺得把故事說完就好,為什麼要與兒童進行麻煩又費心的討論。
面對質疑,我總喜歡邀請故事媽媽們就自身曾經有過的討論經驗,來想一想:在「討論」的過程中,我之所以要「討論」的目的何在,或者說我們藉由討論可以獲得什麼或者學到什麼。就在這樣共同思考與探究中,我和媽媽們逐漸的發現原來在「討論」中,「答案」常常只是討論過程中偶而獲得的一個附帶的「討論效果」而已,而且,事實上在很多的討論中,是不容易獲得(大家都同意的)「正確答案」的,我們頂多只能得到在那次討論的情境與脈絡中大家都暫時能夠接受的「共識」而已。反倒是我們卻發現:在「討論」的進行時,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討論的效果(或意義)會很清楚的出現在討論中,它們不僅會讓我們的討論更具團體的探究性,也會讓討論的參與者(包括我們和兒童)在某些能力與態度的學習上獲益良多。

綜合我和一些故事媽媽的經驗歸結,我們發現在「討論」進行時常會出現的討論功效(或意義),包括有:
一、 討論會讓原本模糊、不確定的問題,在大家共同釐清與確認的討論中,逐漸確立清楚。
二、 討論會讓我們在問題裡發掘出新的問題。
三、 討論會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文本內容。
四、 討論會使(或不自覺的要求)自己更「專注」的思考,並且「刺激」我們思考。
五、 討論會讓我們增進表達能力的技巧,養成勇於發言的自信態度。
六、 討論會使我們必須仔細「聆聽」別人的說話,理解他人的思考與表達,才能與他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與討論。
七、 討論會讓我們看到更多不同的觀點與角度,並且藉由他人的觀點與角度對自己的看法做釐清與檢視,藉此改善或增強自己的看法。
八、 討論會讓我們瞭解不同的觀點常常只是角度的問題,堅持「絕對」常常只是一種「武斷」,因此,會比較敢於以不輕信的懷疑態度來挑戰權威與絕對。
九、 討論會讓我們有機會從他人的觀點印證與檢視自己的生命經驗是否合宜(理)。
十、 討論會讓我們在與他人生命經驗的對話中,促發我們的創造力。
十一、討論會讓我們將不同的想法整合或刺激出新的想法。
十二、討論會讓我們在找理由、尋證據、說服對方的同時,對自己的論點建立起更堅定論據與信心。
十三、討論會讓我們的思考與言說,在與別人意見的對話與攻防中更為縝密,並且更具辯證性與合邏輯性。
十四、討論會讓我們學習擱置和討論主題無關的事情。
十五、討論可以幫我們找出大家暫時共同認定的答案(或共識)。
十六、討論會讓我們更清楚對方在想些什麼,增進彼此的情誼。
十七、其他。

也正由於討論的進行會在意見交鋒與觀點溝通中,出現這些積極、有益的討論功效(或意義),並且更因為討論的本身便暗含著這些功效(與意義),因此,當我們或兒童在參與討論時便會不自覺的、在不斷的操作討論的作為中,學會一些生活中很重要的態度、能力與技巧。像是在討論進行中,我們便會在不斷的操作討論的作為中,學習了「專注」的能力與素養【第四項】、學習了「聆聽」的能力與素養【第六項】、學習了「尊重差異、容忍對立、堅持自我」的能力與素養【第七、八、九、十二、十三項】,以及其他上述所表列的一些能力與態度。
以「聆聽」能力與素養的學習為例,我在長久帶領兒童討論的同時常會發現:一個常(或願意)參與討論的兒童,他常能在閱讀討論團體或是一般的人際交往中耐心的、不曲解的去「聆聽」別人的發言;而一些不願進入討論團體參與討論的兒童,我們也會發現這些兒童不管在團體或是日常生活中,在安靜聆聽他人意見的表現上常是不足的、有問題的。而更有意思的是,不只兒童如此,一個欠缺參與討論與學習意願的成人,在「聆聽」能力與素養的表現上,也常是令人不敢恭維。
也因此,若有人再問: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在閱讀後進行討論。我想最直接了當的回答便是:我們之所要進行討論的目的,即是藉由討論不僅會幫助我們把一些文本或議題做更週延的理解與處理,更會讓我們在討論操作的過程中,學會一些讓我們獲益良多的、生活上的基本能力與素養。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